当前位置> 首页 >专业委员会

协会委员会
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
北京民俗旅游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,北京卫视新闻报道链接:
2024年3月6日,北京民俗旅游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,在原美食餐饮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改制成立,在挖掘、传承中华美食传统做法基础上,增加“艺术范 新潮味”,让传统民俗风味与科技时尚嫁接,与时代前进同步,让餐饮民俗在需求演进过程中发扬光大,让餐饮文化的历史不止停留在过去,而是不断接续发展。
适逢惊蛰时节,万物复苏,春光明媚,不只大自然的春天来了,民俗旅游餐饮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- 2月19日,北京市商务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《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》,到2025年,全市将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,培育30条以上“深夜食堂”特色餐饮街区,初步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。这一政策适逢其时,正所谓“久旱逢甘霖”,对北京旅游餐饮也是一场及时雨。
众所周知,北京餐饮业趋稳向好,2023年同比增长32.5%,对社零额增幅贡献率达52.8%,可谓当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改制成立北京民俗旅游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,就是响应国家、市局的号召,繁荣经济,丰富餐品,助力打造国际美食之都。
北京民俗旅游协会对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提五点期望,一起共勉。即一旗、二深、三增、四引、五博。
“一旗”,是指扛起民俗旅游餐饮文化的旗帜,提高首都餐饮文化内涵,使其成为首都文化生活的一张名片、一面旗帜。
“二深”,是深挖传统民俗技艺。中华美食博大精深,通过启动传统技艺振兴行动,对老字号及民间名厨名技深入挖掘,通过深耕细作,留住传统饮食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“三增”,是指在餐饮文化领域,与时俱进,不断增加科技与时尚元素,发挥餐饮文化的引领作用,为社会文明进步添砖加瓦。
“四引”,是指与在京境外机构和驻京办合作,引进国内外美食品牌,让更多国内外风味餐厅落地北京,丰富老百姓与游客对味蕾的满足感。
“五博”,是指我们首都餐饮从业者,继续发扬首都的大气、局气、朝气,心胸博大,博采众长,推动京城餐饮菜品和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。
餐饮,服务是宗旨。北京民俗旅游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,是为民俗旅游餐饮文化服务的,是为餐饮行业服务的,更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为国内外游客和大众服务的。北京民俗旅游协会是为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服务的,是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娘家和后盾。大家一起携手,把京城餐饮民俗发扬光大,把更多好吃、健康的餐饮风味引入京城,形成名副其实的国际美食之都!
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如下:
主任:
史德格(北京民俗旅游协会副会长,老北京人,京城餐饮文化研究者、挖掘者、传播者)
副主任:
萧伟昌(进京徽菜代表,大永徽酒楼总经理)
王德民(酱制民俗代表,丽德食圣餐饮董事长)
执行委员:
高邵华(进京晋菜代表,山西会馆总经理)
赵一霖(进京湘菜代表,湘水之珠酒楼总经理)
刘艳霞(新派餐饮代表,稻湘禮宴总经理)
徐 辉(团膳民俗代表,金品香餐饮总经理)
白小霞(委员会联络员,山西会馆副总经理)
欢迎更多餐饮界代表、支持餐饮发展的同仁加入进来,一起弘扬京城餐饮民俗,共建国际美食之都!